其中利润4700亿元,税费3400亿元,净资产总额6000亿元,实际控制资本9000亿元。
二是超前产能与库存的消化期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、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,今后一个时期,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将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%左右回落到3%左右,煤炭需求增速大幅放缓将成为总量变化的新常态。
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,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,特别是即将实施《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》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、珠三角限制使用灰分大于16%、硫分大于1%的煤炭,传统的、粗放的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面临严峻挑战,推行煤炭绿色开采,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,任务艰巨。由于十一五以来,在惯性发展思维的引导下,全国煤炭投资热情高,在近8年多的时间,投资近3万亿元,形成全国煤矿总产能40亿吨左右,产能建设超前3亿吨~4亿吨。四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期。在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、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,煤炭行业也面临四期并存的新形势。一是煤炭需求增速的放缓期。
随着我国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、16万吨级间接液化、60万吨级煤制烯烃、13亿立方米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技术和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成功,煤化工技术产业发展将进入推进和发展阶段根据国家能源战略规划,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万吨以上。其实,煤炭企业投资旅游业,跟投资其他行业一样,是赔是赚,全看项目本身是否具备发展前景和地域优势
那些跟风的??大院、某某庙,因为当地比其名气大的项目多,很多没能火起来,成了鸡肋。其实山西不少煤老板都转行了,投资旅游业的不在少数。一位私营煤矿的负责人坦言:我们停工快一年了,当地政府催我们开工,煤价那么低,现在开工连本都捞不回来。煤炭企业投资旅游业,里面有多少是无奈之举?从2008年起,山西煤老板投资旅游业,隔三差五地被媒体一番宣传。
当时该企业负责人说了实话,其实,这个项目是政府让我们建的,我们集团高层都不看好这个项目。谨慎投资,做好前期项目调研,选择一个特色项目,才是那些投资旅游业赚了钱的煤炭企业的成功秘诀。
早在山西刮起煤炭企业投资旅游项目风时,笔者就曾到一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采访,想了解他们旅游项目的进展。更惨的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被当地政府绑架投资的旅游项目,一没特色,二没名气,最后生生地熬成了赔钱货。这位负责人也说了,转投旅游业的煤老板挣到钱的不多,不是个个能像三佳煤化集团那样能挣到钱的。如今,煤老板口袋里没什么闲钱了,再投资旅游业,很多是不得不转型的。
但也不是说,所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旅游项目都是亏本的,像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下属的晋华宫旅游公司,就搭着云冈石窟的名望,在当地的旅游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。在跟几家有旅游项目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负责人交流中了解到,他们的旅游项目,好多都是被绑架投资的,纯属赔本赚吆喝。三佳煤化集团投资的绵山风景区能挣钱,源于景区自身的优势,自然风光好、名胜古迹多。其实,煤炭企业投资旅游业,跟投资其他行业一样,是赔是赚,全看项目本身是否具备发展前景和地域优势。
那时候,煤值钱,煤老板口袋里有闲钱,有的是考察好了项目,发展旅游业;有的是不知道投资什么,也跟着发展旅游业把一个景区培育成熟,比让一个现代化矿井达产,要慢得多。
但投资并非就此结束,一支200多人组成的宣传促销队伍遍及山西省内外,另一支200多人组成的绿化队伍常年在山上植树种草。这位前辈建议该企业以此为基础,认真发展旅游业,将其打造成休闲度假胜地。
某大型煤炭企业在一个大都市边上拥有一片山林,那里空气清新,风景秀丽。仔细想想,天底下的很多事都是快不来的,哪有那么多今天投资明天见效的好事?当下,无论是个人成长、企业发展,还是社会进步,人们普遍过于焦急,总是希望三五年内有个结果。对于很多煤炭企业来说,寻找接续资源和产业是绕不过的话题,早晚都要面对。这事后来没做成,原因是该企业领导积极性不高,倒不是说市场前景不好,而是嫌投资见效太慢。可旅游业偏是磨人性子的产业。有报道称,十几年间,三佳煤化集团在绵山投资达20多亿元,金额之大是他们远未预料到的。
其开发商三佳煤化集团是一家民营煤焦企业,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投资绵山的开发,景区2000年全面开放。旅游业不一样,就算景区位置和市场没问题,景区开发出来了,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宣传、改善和积攒人气。
那时煤炭行业效益好,投资办个煤矿,投产即能见效。这算是一个付出终见回报的励志故事吧,只是回报来得比较慢。
山西介休的绵山风景区是煤炭资本进军旅游业的成功范例。只要方向是对的,选准了产业,别嫌它发展慢,有些事快不来,要不怎么叫好事多磨呢?。
煤炭行业的一位前辈曾说过一件事。三佳煤化集团的一位领导说过,发展旅游业,做的很多事当时看不出效果,显现可能是几年之后,甚至更晚。如今,景区内14大游览区、360余个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,游客接待量在山西省名列前茅。经历了十多年的精心打磨,绵山风景区2013年成为山西省第四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
如今,景区内14大游览区、360余个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,游客接待量在山西省名列前茅。对于很多煤炭企业来说,寻找接续资源和产业是绕不过的话题,早晚都要面对。
有报道称,十几年间,三佳煤化集团在绵山投资达20多亿元,金额之大是他们远未预料到的。仔细想想,天底下的很多事都是快不来的,哪有那么多今天投资明天见效的好事?当下,无论是个人成长、企业发展,还是社会进步,人们普遍过于焦急,总是希望三五年内有个结果。
只要方向是对的,选准了产业,别嫌它发展慢,有些事快不来,要不怎么叫好事多磨呢?。旅游业不一样,就算景区位置和市场没问题,景区开发出来了,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宣传、改善和积攒人气。
其开发商三佳煤化集团是一家民营煤焦企业,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投资绵山的开发,景区2000年全面开放。三佳煤化集团的一位领导说过,发展旅游业,做的很多事当时看不出效果,显现可能是几年之后,甚至更晚。山西介休的绵山风景区是煤炭资本进军旅游业的成功范例。经历了十多年的精心打磨,绵山风景区2013年成为山西省第四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把一个景区培育成熟,比让一个现代化矿井达产,要慢得多。这事后来没做成,原因是该企业领导积极性不高,倒不是说市场前景不好,而是嫌投资见效太慢。
煤炭行业的一位前辈曾说过一件事。这算是一个付出终见回报的励志故事吧,只是回报来得比较慢。
可旅游业偏是磨人性子的产业。这位前辈建议该企业以此为基础,认真发展旅游业,将其打造成休闲度假胜地。